潍坊青州市王府街道马驿山社区聚焦群众需求,建立“书院+文化”社区服务新模式,走出了一条以文化赋能基层治理、以文明滋养社区生活的新路径。
每逢周六,马驿山社区大厅就变身影院,社区的青少年聚在一起观看电影,共度周末时光。马驿山社区通过搭建文化交流平台,让青少年们走出家门,在文化交流中增进情谊,提升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。
学生林心冉:“丰富了我的课余文化生活,我觉得这种形式还是挺不错的,在这里结识到了很多朋友。”
学生任文涛:“这个观影活动我觉得特别有意义,在娱乐的同时能够学到不少东西。”
同时,马驿山社区还与潍坊理工学院联合开展“伙伴计划”社区青少年服务项目,通过分享案例,教育社区的孩子们养成自强自立、乐观开朗的品质。
学生乔家祺:“我们将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与理论在马驿山社区进行实践落地,向更多的同学们传播向阳而生的故事。”
学生徐菡宇:“走进社区参与文化活动,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意义非常大,下次再有活动我还来,也希望更多的同学一起加入社区。”
在马驿山社区,“书院+文化”为内核的社区服务新模式,正在重塑传统基层社会治理格局。社区依托本地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,打造“一核多点”的文化服务矩阵,实现“空间活化”与“人心凝聚”双效合一。近年来,通过整合党群服务中心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镇青门公园等阵地资源,设立驿童逐光书院、鹿非马成长中心、非遗工作室、老年食堂、爱心充能驿站等功能区,实现“一院、一中心、多功能区”的文化服务网络,有效推动理论宣讲、文化服务、公益集市等活动常态开展,满足不同群体多元、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,让书院文化“软实力”成为赋能社区建设的“硬支撑”。
青州市王府街道马驿山社区党委书记王巧珍:“1元早餐惠及139名高龄老人,食堂日均服务80人次,同步开展“银龄会客厅”社交活动;在儿童关爱方面,“鹿非马社区成长中心“开设绘本阅读、手工实践”等课程。文化惠民方面,借鉴青州市“书院+”经验,结合书院模式开展非遗体验、书法课堂等文化活动;在志愿实践方面公益集市、邻里节、健康义诊等常态化活动,年覆盖超5000人次。通过这些,我们让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,让居民们的认同感提升了,邻里从“陌生人“变“合伙人“。”
未来,马驿山社区将继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服务质量,让社区成为居民心中温暖的港湾。
王巧珍:“未来将着力探索“文化浸润、居民自治“的可持续路径,让居民“有事找社区,没事常来玩”。扩大文化供给,推广“书院+非遗”“青年夜校”等课程,吸引年轻群体参加。优化“幸福合伙人”机制,引导居民从“受益者”转为“主理人”,持续打造“有温度的“幸福家园”。”
永信证券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